#顾问来聊“企”(九)
#21/08/2021
全能企业《精》营战略之逆转,致胜,深耕,传承 》》传承篇 (完结篇)
替大马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把脉,为逆境中成长的企业指引永续路径。
企业领导人必须要掌握的企业成长阶段与处方,才能长治久安!
#全能企业精营战略
#传承篇
欢迎按赞,留言与分享!
前言-根据笔者过去二十年咨询与辅导企业的观察当中,一般企业无论是属于什么产业,规模,年龄,顺境抑或逆境,在不同的阶段都将会面对不同的处境,包括逆转,致胜,深耕与传承,而且不一定是按照以上的先后顺序,甚至还可能会同时面对一种以上的处境也司空见惯;在各种不同处境的时候必需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外部挑战或内部巩固的措施,如此企业掌舵人才能打造一个长治久安的全能企业。假如企业掌舵人无法辨认这种突如其来或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在不自觉当中逐渐累积而成的问题和处境,又或者已意识到但并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处方,就会造成企业面对许多管理问题乃至于导致经营上的危机。
。。。。。。。。。。。。。。。。。。。。。。。。。。。。。。。。。。。。。。。。。。。。。。。。。。。。。。。。
企业传承传什么?一个企业经历了各种风险与机会的淬炼过后,尤其是所谓的百年老店,不管喜不喜欢,掌舵人总得把过去企业所积累的有形与无形资产,移交给所指定的接班人或下一批的管理人,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厂房,机械设备,人员,债权债务等,无形资产则包括技术,知识,系统,客户,品牌等。综观过去各种大小企业的传承历史写照,无论企业接班人承接了多少与雄厚的资产,最后以失败告终的比比皆是,或者也经营不过三代;这倒不是以上所指的有形与无形资产不重要,并可以完全鄙视之,而是在企业传承的前后期间,企业掌舵人并没有刻意地在企业内部塑造与酝酿良好的企业文化,以便让所有承载的资产可以在良好文化里形成有效的管理。
何谓文化呢?其乃指一特定群体共有且不同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以企业来说,是针对过去的产业,产品,服务,规模,历史,地域,活动,待人处事等所建立及形成独有的一种方式。而企业文化,如参照“迪尔 (Terrence E. Deal) 与甘迺迪 (Allan A. Kennedy) 于《企业文化》一书,其定义是指“企业员工上下一致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一种员工都清楚的行为准则”;早期台湾中钢公司创办人赵耀东则说“企业是由人组合而成,这群人必须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凝聚成一股使命感,而产生大家一条心的向心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简单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大多数人认同的愿景,价值观,使命。数年前刚卸任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则指出企业文化的内涵精义是“从志同道合的眼光来看,愿景就是“志”,价值观就是“道”,这两者是凝聚公司团结一致的方法,也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交代”。
企业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乃是“创造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动力泉源,“企业文化”是生根,提倡,力行,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它是企业的大方向,以便决策中不至于迷失,也加快了决策的速度;同时是战略,行动的展开与实践,才能得出绩效。企业文化的传承,实际上也已涵盖了资源,系统,人才,技术等方面。
企业文化的传承,(一)必须得贯穿企业资源,经营管理系统,技术和人才- 这包括了创办人的理念,经营者的价值观,产业与技术特性,甚至历史与地理位置,都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原因;好的企业文化是公司运作的养分,它能够引导战略进行方向,调整组织成为弹性的有机体,以及在不确定的状况下能提供所有员工决策的基准,企业文化还可以有效降低组织内部的沟通成本,并可以如同空气般无形,但也可以是影响员工是否能乐在工作的重要因素。(二)形成企业品牌特色,协调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过去是以低价,创新,速度为企业的竞争力,而现在优良的企业有著积极求真,求善,求美方向的企业文化,其反应在企业或品牌的识别上也俱有一定的设计要求和规范;品牌力的效应便是当个人价值观等于企业价值观,企业成员为企业工作等于为自己工作,这将会激发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进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观而言,心灵契约的最终体现就是企业文化,最有资格制定企业文化的人是创办人,这也是评定创办人贡献的依据之一。企业价值观可说是整个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对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价值排列取向,是在长期的经营哲学指导下的共同理念,也是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这么指出,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造人先于造物,在“企业即人”的思维下,企业的理念,文化与价值观,必须透过员工来传承,延续与发扬,企业的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就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传承为(一)凝聚与培育多元化人力结构的健全性,是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价值所在,更是建立与发展技术能力,系统管理,组织文化与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础;(二)分析规划评估,人才甄选晋用,人力培育训练,人员考核激励,人事赏罚迁调;(三)企业的人力培育训练,其目的不仅在改善员工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也著重于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观,理念,目标的企业文化的认同上;(四)现代企业的考核,不仅对工作绩效,也对员工的品德操守与人格特质一并加以考评,已成为企业组织中主管 ,员工与工作之间的沟通关键;(五)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包括:优渥的报酬,明确的个人发展管道与企业愿景,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相当的时程压力以及融洽有效的人际互动。
总结来说,企业的永续经营在于,创业精神的极致发挥》企业处境的逆转;愿景的极致实现》战略目标的致胜;使命的极致实践》管理系统的深耕;价值观的极致体现》企业文化的传承。
~完结!
#愿景经营绩效系统
#VisionManagementSystem (VPS)
#全方位企业转型专案
#TotalCorporateTransformation (TCT)
#卓业经理人系列课程
#ExcellentManagerSeriesCourse (EMC)
#中小企业精营管理-实战宝典课程
#SMESmartManagementCourse (SME-SMC)
#BIM
#BIMConsultancySdnBhd
撰文:吳汯憑 顾问
全能企管諮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管理顾问;
超过二十年的企业管理实务及管理咨询与辅导经验,擅长于企业创新转型管理,企业愿景经营绩效管理,关键绩效衡量指标KPI营运,企业流程再造及持续改善,各种ISO管理系统认证之谘询与辅导;经常提供内外资企业内训并于商会,社团,组织等授课。
www.facebook.com/TalentForum<企业达人智库讲堂>
Recent Comments